【学习强国】郑州科技学院:融入新时代伟大成就 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的基础上,取得诸多理论成就、实践成就、文化成就、制度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育人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向青年学生深入、生动阐释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郑州科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宣讲团”“小读本”“融媒体”“云穿越”“大课堂”五大创新路径,通过多元融合的切入路径、多模协同的嵌入策略、系统集成的融入方案,将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思政教育,运用新时代伟大成就培养人、熏陶人、锤炼人,推动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创新,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实效性。
一、多元融合的切入路径
学校采用多元化方法,将新时代伟大变革相关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一是构建了“学校—教师—学生”三级联动宣讲团:学校“铸魂”宣讲团提供理论框架和宏观指导,教师“领航”宣讲团将理论与专业知识细化,学生“润心”宣讲团则以具体事例和亲身感受进行生动诠释。二是印制便携“小读本”:以《新时代伟大变革之理论成就小读本》《新时代伟大变革之实践成就小读本》为主,印制了一批方便学生携带、学习、讨论的小本子,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学习场域从图书馆、教学楼教室拓展到草坪、操场学生宿舍等多个场域。三是拓展了多元合一的融媒体传播渠道:精心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朋友圈”,以微信公众号、官方QQ、抖音等新媒体为线上教育载体,用推文、图片、音频、微视频、话题互动等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宣传新时代伟大成就,生产系列原创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四是搭建数智化场馆,让学生通过“云穿越”体验非凡之旅:让学生通过“云穿越”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历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学习的探究性,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五是挖掘“大课堂”显功能与潜功能:通过教学“第一课堂”讲授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校园实践“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第三课堂”体验、践行,充分挖掘“大课堂”的双重功能。
二、多模协同的嵌入策略
多元化融入方法中,学校采取了多模协同的嵌入策略。三级联动宣讲团中,学生宣讲团采取“开放麦”“rap”等新型宣讲模式,吸引学生,提升宣讲效果。两册同步“小读本”中,拓展了主题班会、研讨会、座谈会、茶话会、畅聊会等形式,让学生从单方输入新时代伟大变革相关知识,到多方输出、共同分享自我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多元化认知能力。多元合一融媒体中,创新了《郑科·青年说》《特色主题班会》《活力社团》等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参与其中。“云穿越”两大场馆中,创新融入情景模拟式、导游展示式、历史再现式、角色体验式、自主探究式等新的思政学习体验模式。三大课堂中,积极推进大概念教学法、五环教学法、小班研讨、案例分享等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多模式融入策略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具体形式,从教学策略创新角度提升了思政育人效果。
三、系统集成的融入方案
“宣讲团”“小读本”“融媒体”“云穿越”“大课堂”思政育人模式,将学生对于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学习、理解、体验、践行这一认知发展层次进行系统化设计和推进,实现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融入学生心智,进而升华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宣讲团”“融媒体”通过现实层面、网络层面的传播,让学生从知识层面知道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和成就。“小读本”是通过印制小册子,让学生在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模式中,将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内容在同辈群体中进行分享,互相宣传和影响,这既是另一种宣传,也是他们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认知提升过程。“大课堂”中,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具体内容,对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更加系统、深刻的理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云穿越”的实践体验,将学生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理论认识推向情感升华。在数智赋能中,学生穿越回过去,通过历史对话和对比,更加理解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深层含义,从而产生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
郑州科技学院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学校通过探索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实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和方式,运用多元化融入方法、多模式融入策略、系统化融入实践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广度、效度与深度,形成了特色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打造了“春雨计划”“书香郑科”“后浪计划”“三铸”入学教育工程、“云思政虚拟仿真工作坊”“1+N思政育人新模式”等多个思政育人特色品牌,切实提升了学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