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隶属院系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专科
学制学位: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在施工测量、工程质检等岗位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实行“理论+实践”的培养方式,除了理论教学,还要实行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毕业实习使学生更早熟悉工作环境,为学生就业占得先机。
另外本专业积极适应行业发展对新技术、新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等方向急需人才的培养,并独创性地确定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特色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去向:
在施工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工作;在监理单位从事工程项目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工程控制和技术管理工作;在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工程项目概预算等造价工作;主要岗位有: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测量员、机械员、劳务员、标准员、造价工程师助理、土建工程师助理等岗位工作。
技能证书:施工员、测量员、预算员、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证书
学时学分分配/主讲教师/教学设施: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
|||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
必修(学时) |
选修(学时) |
合计(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612 |
96 |
708 |
专业技能课 |
590 |
170 |
760 |
集中实践课 |
1128 |
/ |
1128 |
合计 |
2330 |
266 |
2596 |
主讲教师
|
牛志强,男,副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科研工作者”,校级拔尖人才,校级优秀教师。主讲《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建筑CAD》等课程。校级一流课程1门;主编参编教材5部;参加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获得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中南地区结构力学竞赛,获得二等奖。主要从事新型工程结构和材料、边坡支护和节能建筑的研究。完成各类课题近30项,其中省级课题主持2项参与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核心4篇;授权专利15项。 |
|
高始慧:男,中共党员,讲师,建筑经济师,双师双能型教师,院党委纪检委员、院教学督导,主讲《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注重实际工程案例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知识点的应用讲解,教学效果深受历届学生好评,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学督导”等称号。主持和参与教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7篇,参加编写教材6部,其中主编3部,副参编2部 |
|
陈继峰,男,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工程师,讲师,一级建造师,双师双能型教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主讲《土木工程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土木工程测量》和《建筑CAD》课程,曾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称号。发表论文6篇,主编参编教材2部;参与河南省本科一流课程1门。 |
|
司月华,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主讲《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等课程,曾获“优秀教师”称号。参编教材1部;授权专利8项;主持与参与完成各类课题8项。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均获“三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获得一等奖、三等奖。 |
|
王景霞,女,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工程测量》、《建筑结构》等课程。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文明教师”和“优秀党员”等称号。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项,参与10余项,包括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指导学生完成校级大创项目《郑州及其周边传统建筑保护性测绘与研究》;先后发表论文6篇,其中EI一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参编教材2部。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作品奖,获得三等奖,2023年、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级别多项。 |
|
王曼,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节能、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持课题4项,指导学生参加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竞赛“建筑工程绘图竞赛”,获团体类项目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获BIM数维设计建模竞赛团队三等奖。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写教材2本,发明专利1项。 |
|
赵晓利,女,讲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二级结构工程师。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测量》、《平法标注》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编写教材2本;主持河南省社科联项目2项,郑州市社科联项目2项,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1项。 |
|
罗亚南,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2013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先后主讲《建筑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法规与合同管理》等课程。获得科研奖励1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论文1篇,实用新型专利6项。 |
|
付志永,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讲《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等课程。 |
|
李云铧,女,中级工程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法规》等课程。
|
教学设施
|
建材实验室: 主要实验仪器:全自动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2000N)、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实台、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砂浆稠度仪、负压筛析仪、振筛机等。 主要实验项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水泥细度试验、水泥稠度试验、砂浆稠度试验、骨料筛分试验等实验项目。 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
工程测量仪器室: 主要实验仪器:DS3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激光经纬仪、激光铅垂仪、全站仪、测距仪、卫星定位仪等。 主要实验项目:水准仪的使用,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距离测量,视距测量等实项目,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及学生开放性实验实训等。 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工程测量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施工测量应用能力 |
|
结构实验室 主要实验仪器:手动油泵、液压千斤顶、自平衡式钢制反力架、静态电阻应变仪、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应变式荷载传感器、千分表及磁性表座、裂缝宽度测读仪、非金属超声波仪、回弹仪、混凝土振动器、钢模板、手动铲车。 主要实验项目:混凝土梁受弯构件的破坏试验、裂缝发展与检测。同时承担各类科研及科技服务工作。 能力培养:通过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受弯性能实验,了解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破坏特征。 |
|
土工实验室 本实验室主要设备有:三轴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固结仪,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应变直剪仪,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渗透仪等现代土工实验仪器。 土的含水率试验、土的液、塑限测定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固结试验、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 能力培养:以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特性及其受力后应力、变形、渗透强度和稳定性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