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隶属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专科
学制学位: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制造(企业)一线,掌握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系统集成等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搬运、码垛、装配、焊接等各类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维修、技术改进、制造及产品质量检验,以及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市场经营销、售后服务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公共基础知识;
(2)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PLC控制、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走线、生产线集成技术,以及机器人示装调、运维、仿真等专业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2)具备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识图、设计、工艺制定等能力;
(3)具备常用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等能力;
(4)具备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加工制造、生产线的设计、装调、维修,以及正确处理生产现场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3.职业素养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团队意识强,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4)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主干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数控编程与操作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金工取证培训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多年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特色。
就业去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时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可考取国家相关技能证书。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生产一线上从事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和管理工作,以及专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工作,或通过相关考试胜读本科。历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
工业机器人装调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运维工程师;工业机器人仿真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师;管理人员;销售工程师;售后工程师。
技能证书: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电工、1+X工业机器人装调(中、高级)、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高级)、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中、高级)、1+X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高级)、普通话证、教师资格证、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1+X工业机器人装调、运维、集成应用(初、中级)。
学时学分分配/部分主讲教师/部分教学设施: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
必修(学时) |
选修(学时) |
合计(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612 |
96 |
708 |
专业技能课 |
598 |
144 |
742 |
集中实践课 |
1176(49周) |
/ |
1176 |
合计 |
2386 |
240 |
2626 |
主讲教师
|
|
王基月,副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研究生,一级建造师,工程师,郑州市智能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液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与完成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以及河南省教育教改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工业机器人安全人机智能系统研究”、“工业机器人避障检测与安全控制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型数控雕铣机智能对刀系统研究与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教改)等22余项。 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中文核心10篇,教改论文2篇主编或参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2017年荣获“全国第三界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一等奖,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二等奖。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郑州市机器人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任德志,男,1955年11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近40年,现任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盾构机掘进机专业委员会专家。 主要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液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主讲《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VHDL语言与应用》等多门课程。2000年开始招收机电一体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38人,曾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主持完成了《盾构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金刚石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开发》、《大型启闭机直线升槽切削机床数控系统的开发》、《基于DSP和FPGA的运动控制卡设计开发》、《基于互联网的集团汽车管理系统开发》等横向与纵向课题2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 |
|
|
曹安港,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讲师,机械工程专业。主讲《CAD/CAM技术》《先进成图技术》《计算机绘图》等课程。承接横向课题3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5项,先后发表SCI、EI、核心等论文10余篇,另与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黎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第703研究所等学校、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 |
李伟,男,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副教授,工程师,技师。河南省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库专家,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科技学院“学术拔尖人才”,低职高聘为四级教授。主讲《先进成图技术》、《计算机绘图》、《机器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近5年来,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3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1项,主持郑州市社科联调研课题2项,主持参与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鉴定)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 3篇,EI 3篇,核心论文12篇,出版教材2部。 |
|
|
郝振兴,男,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电工技师,中国电源学会会员,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机电液一体化及智能测控技术、储能管理系统。主讲《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测试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课程。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篇(均为第1作者),教研改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或参与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项,主持横向项目多项,参与教改项目1项。先后获郑州科技学院“工业机器人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个人。 |
王权,男,讲师,硕士研究生,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机床电气控制》、《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 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3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3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相关论文4篇,教改论文4篇,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 指导学生参加2022全国3D大赛14周年精英联赛省赛获特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互联网+获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tCup机器人世界杯获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获“智能制造生产线信息集成与控制”赛项三等奖。 |
教学设施:
|
|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实训平台以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为核心,将机械、气动、运动控制、变频调速、编码器技术、PLC控制技术有机地进行整合,结构模块化,便于组合,实现对高速传输线上的不同物料进行快速的检测、组装。为了方便实训教学,系统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可以完成各类机器人单项训练和综合性项目训练。可以进行六轴机器人示教、定位、抓取、装配等训练,包含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智能视觉检测系统、PLC控制系统及一套供料、输送、装配、仓储机构,可以实现对高速传输的工件进行分拣、检测、搬运、装配、存储等操作。 |
ZKYRT-608工业机器人是郑州科技学院研发的第一款机器人。以高刚性的机械手臂为主体,重复定位精度高达到±0.06。该款机器人可以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柔性自动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可以组建焊接工作站,可以增加焊接电源、送丝机、焊枪、清枪剪丝站、变位机及工装夹具、工业除烟除尘净化器、安全防护组件及配套设备构成。开展焊接技术培训,可满足学生的强化训练,还可作为高级工、技师能力提升的实训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