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资讯 > > 媒体报道 >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郑州科技学院:实现育人三级跳

发布时间:2016/03/16 06:34:54浏览:

【中国教育报】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郑州科技学院:实现育人三级跳: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3/16/node_9.htm

中国教育报2016-3-16第8版.pdf

郑州科技学院建校以来,始终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主动适应经济区域建设,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坚持以“服务社会、促进学生就业”为宗旨,大力探索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政、行”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子。 郑州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并举发展的国内知名民办高校。建校28年来,在创办人刘文魁教授的带领下,该院始终坚持特色办学,较早地提出了产教融合的理念,办学规模和效益都走在了全国民办高校的前列。28年来,郑州科技学院为社会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

作为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人,刘文魁教授在建校伊始就大胆借鉴西方应用型大学的先进理念,提出洋为中用、自主发展的观点,始终让郑州科技学院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该院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院校”“河南民办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地方高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实现了从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到促进应用型毕业人才就业,再到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的三级跳跨越。

理念超前,顶层设计,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人刘文魁教授认为,具备超前的办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有好的顶层设计,有了好的顶层设计才能办好一所大学。

更新观念,科学定位。早在2002年,刘文魁就创新提出了实践育人、创新育人、爱心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五育人”理念。更新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有些人头脑中还是喜欢“高大上”的专业,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学术型比技能型要高一等。想破除传统教育思想桎梏,办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也必须经历一番寒彻骨。

为了统一思想,学院派出20余名骨干力量到国外10余所应用型名校考察学习,邀请国内多位著名的应用型教育专家来校讲课,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促进了学院上下思想观念的转变。

刘文魁说,他的办学理念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规律、教育功能的理性认识,加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形成的。他把这种理念和郑州科技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实施于办学的过程中。

打牢基础,稳定发展。董事长刘文魁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有了科学的办学理念,有了超前的意识,并不是说学校一下子就能成为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

推陈出新,现有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科需要砍掉,那些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需要建立,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都要一步步来,马虎不得,急躁不得,必须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该院更是耐心细致,只有用慢工才能出细活。

从硬件开始,从师生最迫切的需求开始,学院馆藏纸质图书148.6万册,电子图书42.37万册,中外文期刊1605种;多媒体教室100个;建成各类实验实训室73个;电教中心大楼2栋,拥有教学用多媒体教室与精品课程录播室共104个,还有许多新建的场所,满足了师生们的工作学习需求。

打造一个过硬的应用型大学,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踏踏实实不断提升综合实力。2005年,学院被授予“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称号;2008年,学院被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时升本成功;2010年,河南省教育部门在对郑州科技学院开展的就业工作评估中,学院就业工作被评为优秀等级。2010年,《中国民办教育》称赞郑州科技学院为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根据地”。2011年又被省教育部门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2012年,通过河南省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成为河南少有的几个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3年,被郑州市教育部门表彰为“郑州市地方高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部门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在院史馆里的荣誉室里,满屋子的奖杯、奖牌就是郑州科技学院这么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足迹。这些奖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代表着他们曾经的努力、曾经的汗水。

突破发展,办出特色。一个餐馆能够吸引住食客,多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菜。同样办大学,能够吸引学生求学,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突破发展,办出特色,郑州科技学院多年来也创立了自己的“特色菜”。

强化实践育人、强化教育实践、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打破了“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学历证、技能证、综合素质证”三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投入近亿元购买了供实践教学使用的仪器设备,建有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车辆交通、土木建筑工程、食品、财经、管理等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各类实验室。

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数控技术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太阳能发电技术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建筑技术创新实验室、微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3D动漫制作室、3D打印实验室等10个创新实验室,其中机器人、3D动漫和3D打印实验室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教师选用上,把“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重要的人才支撑。为了获得优秀的教师人才,学院选派“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每个学期都有近30余名专业教师到全国各大知名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第一手经验和资料。

校企携手,产教融合,为学生就业打开绿色通道

“学校办得再好,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我们怎么能说自己好呢!”郑州科技学院院长秦小刚说,学生毕业后,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得为他们找个“好人家”。但真付诸实际行动中,又必须一步一步走出脚印来。

郑州科技学院在创建之初,探索校企业合作已初见成效,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集聚社会资源,探索政、校、企、行合作长效机制,探索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为学生就业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校企合作”让学子学有所成。学院主动联姻的1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活动。这些企业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其中有13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有6家属外资企业,有4家属合资企业。

学院利用地处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产业集聚区的地理优势,主动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部门、马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作,采取校、企、政、行结合的方式,已与马寨产业集聚区70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项目协议。学院本、专科学生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对接上,大胆引进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深度融合。

“冠名班”成为就业直通车。在当前社会就业中,一方面社会上岗位缺人才,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面临失业,原因何在?学院就业招生人员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地方专业需求脱轨,学不能致用,学非所用,导致学机械的卖胡辣汤,学艺术当起了收银员,也让学院领导对这些优秀的学生非常惋惜。

为定向培养,定岗培养,增加就业针对性。学院主动和著名企业联系,开办“冠名班”,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已与山东蓝海旅游集团合作共建旅游管理专业,冠名为“蓝海班”;与河南百业会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财务管理专业,冠名为“百业班”;与苏州瑞仪电子集团合作共建电类专业,冠名为“瑞仪班”;与优德控股集团公司组建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冠名为“优德班”。

企业冠名培养人才实现了“共性教学”和“个性教学”有机结合。例如,给“百业班”上课的都是工作在一线的资深高级会计师,他们为学生开设了《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实现内、外账的转换专题》《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专题》《增值税防伪开票系统培训专题》《财务人员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专题》等具有实战型意义的个性化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广泛开展“政、校、企、行”的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岗位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目前,学院与全国近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设了“蓝海、百业、优德”等冠名的订单班,同时每年获得企业共建资助款近100万元,与学校驻地政府签署了共建和对口支援协议。

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单位每年到学院招聘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量近三分之一,为学生就业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双向招聘会”促进学生就业。 从2006年开始,学院利用河南省唯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民办类分市场的有利条件,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门招聘会,每年举办“河南省民办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每年,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选择洽谈会共吸引了来自海尔集团、格力电器郑州分公司、少林客车等全国70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50000多个。

每年招聘会,都受到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好评,学院的招聘活动也多次被媒体报道过,被媒体誉为全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据地”。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就业政策落实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素养良好,技能过硬,为学生成才打造了广阔空间

前段时间,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黄子帆,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中,研发的“桌面3D打印机”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一等奖,其个人也获得“十佳创意之星”荣誉称号。黄子帆在北京接受央视采访时,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一个理科生能有这么好的口才让记者们吃惊不小。

在郑州科技学院里,像黄子帆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近年来,该院学生分别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等多种大赛中获得多项高级别奖励。

培养模式推陈出新。郑州科技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注重技能培养,将大部分课程转移到实践场所,实践课程比例达到50%以上,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为了实现各层次培养目标,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定位,制定了灵活的阶段化培养模式。高等本科教育打破了传统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法,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

模式为:用六个学期在校内进行基础文化课和职业需求和知识技术课程的学习,同时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企业见习等方式锻炼学生们的技术水平。一个学期实施企业综合实习,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管理、设计等工作,最后一学期结合企业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

学院还在学生中实行“学历证、技能证、综合素质证”三证教育,利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直属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机械工业鉴定指导中心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的授权单位的有利条件,在工科专业领域组织开展电类、汽车类、机械类、数控类、食品类等17个中高级职业技能项目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在经管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等不同专业领域里组织开展20多个包括导游员、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平面设计师、摄影师等在内的各种岗位资格培训和认证考试。“综合素质证”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培养方式锻炼成综合素质人才。

着力培养十种能力。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郑州科技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十种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活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这十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确立在政治上的坚定性,道德上的纯洁性,专业上先进性,身心上的健康性和人格上的完美性。

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智能机器人灭火项目大赛,获得全国大学组一等奖;学院派出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大赛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4人;全国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等等,每年这样的奖项都不在少数。

通过十种能力的培养,该院毕业生形成了“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独特优势,社会用人单位对郑州科技学院的毕业生给予“有工作魄力、有创业实力、有发展潜力”的高度评价。

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在该院大学生创业园一楼,一家名为“郑州尚美设计公司”的招牌吸引了笔者的眼球,这是由艺术学院方建军老师担任导师,师生共同创立,从事室内装潢设计的设计公司。

艺术学院的3名教师和5名学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书本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当前,他们正承接一家创意公司的楼宇装修的设计任务,学生们以精湛的业务技能,赢得公司老板的赞许。

这所设计公司所在地,就是学院在校内投资创建了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可容纳商贸、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加工、社会服务五大类型21个经济实体。目前,该园已升格为“郑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名孵化园区”,孵化学生50多人,带动就业人数220人,覆盖19个本、专科专业,自2013年创园以来,共征集30多个创业项目。现在,已有21个项目入驻园区,12个项目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相关手续。

为进一步加强与推进把-创新创业工作,学院又投资4500万元,在校内新建了一所3万多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大楼,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装修中。这座大楼落成后,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业空间与科研开发,及成果展示平台。同时研发的机器人、3D打印技术、数控机、太阳能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已与数十家企业签约了合作协议,有望于今年把开发的产品走向市场。

以科技创新,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郑州科技学院十分注重科技创新。董事长刘文魁说,高等院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只有以科技创新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让大学生创业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有生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侯志宇是2014年首批入驻创业园的工作室,创办了创宇电子维修工作室,每年可以获得近20万元的利润。2015年11月,他还获得了河南省人社部门颁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没毕业就成了“企业家”。

去年一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国家实用技术专利23项,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委托资金260万,16个大学生创办的创业公司、工作室红火运营,80多个创业项目蓄势待发。

学院共出资1000余万元用于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有112项科研成果获省以上奖励,271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赛事中获得奖励,34项已经审请为国家专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郑州科技学院经过顶层设计、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的三级式跳跃,为社会上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收获了极佳的口碑。但是成绩属于过去,郑州科技学院师生没有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而沾沾自喜。现在,他们正兢兢业业,耕耘在教育的事业上,为获得更大的荣光扬帆起航。 (李 军 李予新 陈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