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隶属院系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材料、结构、施工、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管理、设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施工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土木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材料力学、建筑CAD、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项目管理、钢结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土木工程绘图、企业认识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实习、技能取证、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河南省品牌专业,土木水利重点学科,硕士点培育单位,拥有河南省建筑及工业废弃材料再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市新材料与新型结构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市土工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量试验室、结构实验室、建筑创新室等实验室,与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联合创设计有限公司、河南荣耀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六冶(郑州)科技重工有限公司、河南省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盛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建筑、设计、监理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专业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学生为本,在理论教学同时,注重专业、课程建设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紧跟专业发展前沿,实施BIM新工科建设。
就业去向: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于与本专业工程程序相关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就业岗位具体如下:
1.在施工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工作;
2.在监理单位从事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工程控制、验收和技术管理工作;
3.在设计单位从事工程项目设计工作;
4.在房地产单位从事地产项目规划、开发、建设等技术管理工作;
5.在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技术服务、工程招投标等工作。
技能证书:
技能证书:施工员、测量员、造价员;基本技能证书: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证书、普通话证书。
学时学分分配/部分主讲教师/部分教学设施: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其中 |
学分占比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类 |
17 |
296 |
236 |
60 |
9.7% |
人文社科类 |
23.5 |
532 |
356 |
176 |
13.4% |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
20 |
360 |
316 |
44 |
11.4% |
||
选修 |
6 |
96 |
96 |
0 |
3.4%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36 |
642 |
568 |
74 |
20.5% |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 |
10 |
176 |
128 |
48 |
18.8% |
|
选修 |
23 |
388 |
340(房建) 388(道桥) |
48(房建) |
|||
跨学科拓展课程 |
选修 |
4 |
64 |
64 |
0 |
2.3% |
|
实践教学环节 |
课程实践 |
21 |
/ |
/ |
/ |
32.7%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
/ |
/ |
|||
劳动教育实践 |
1.5 |
/ |
/ |
/ |
|||
集中实践 |
31 |
/ |
/ |
/ |
|||
合计 |
176 |
2554 |
2196(房建) 2152(道桥) |
358(房建) 402(道桥) |
选修课比例:18.8% |
主讲教师:
|
肖昭然,男,教授(二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主讲《土木工程概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其它科技奖励4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0余篇。 |
|
路晓明,男,中共党员,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结构工程》课程。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24项,获得科研奖励2项,参编教材6部,发表论文11篇,其中EI检索论文1篇,核心论文2篇,授权专利6项。 |
|
陈伟,男,正高级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主讲《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4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4项。参编《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和《河南省成品住宅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标准》。 |
|
林亚党,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二级建造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建筑材料力学及耐久性能,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科办主任,主讲《施工员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曾获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论文2篇,SCI一篇;申请并授权专利10项;主持及参与横向项目6项,纵向项目25项,指导学生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第三届全国中高等院校BIM电子招投标大赛全国三等奖;2024年第一届河南省大学生智慧农业未来设计大赛一等奖; |
|
李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工程概预算》课程,致力于项目化教改。主讲课程立项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项目、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大奖赛三等奖,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获得过“河南省民办教育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和“文明教师”。主要研究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及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4部,授权专利5项。指导学生立项大创3项,获得互联网+大赛三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
|
杜晓方,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硕士,结构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讲《土木工程材料》《钢结构》课程。主要研究新型建材及3D打印混凝土。主持科研项目6项,参与20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论文1篇,主编教材1本,著作1本。 |
|
孙江兰,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土木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称号。近五年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主编专著1部;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完成各类课题近8项,其中参与的一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度参加郑州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获得三等奖。2020年度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 |
|
孙芳芳,女,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硕士,一级建造师。主讲《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等课程,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称号。近五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2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授权专利3项;主持完成各类课题8项,参与10余项。2016年、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均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至2023年间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
|
郑小艳,副教授,毕业于长安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法规》。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郑州市社科联项目3项,郑州市反邪教项目2项,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3项。参与的研究项目有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 |
|
刘荣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跨高层、力学、工程识图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讲《平法识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软件》等课程。发表论文3篇,著作1本,参与地方标准编著一本。 |
|
胡玉娇,讲师,中共党员,毕业于长安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固废材料透水砖、砌体结构加固、生态护坡。发表论文5篇等,授权专利7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民办教育协会课题2项。指导学生完成大创项目《海绵城市再生材料透水砖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万山湖地区粉煤灰、污泥作为生态护坡基材的配置及性能研究》。 |
|
于娇,女,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硕士,工程师,讲师。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等课程。 |
|
李姣姣,女,毕业于郑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法规》等课程。 |
|
齐亚朋,男,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助教。主讲《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主要研究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环境友好型结构/功能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
|
胡哲,男,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助教。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力学》等课程。 |
|
袁斌洋,男,毕业于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助教。主要从事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讲《工程监理》、《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力学》等课程。 |
|
王冉,助教,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结构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讲《平法标注》、《装配式建筑施工》等课程。 |
|
郑文博,男,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助教。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力学》、《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监理》等课程。 |
|
王苹,女,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学历,土木工程硕士,助教。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 |
教学实施:
|
土工实验室有直剪仪、固结仪、三轴仪、击实仪、无侧限抗压强度仪、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烘箱、渗透仪、粉碎机等。 开设原状土取样及土的基本物理指标试验、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土的击实试验、液塑限测定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试验项目。承担土木工程专业土工教学实验以及静压砖、边坡支护、楔形桩等专题科研相关土体基本试验研究,以培养学生对土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创新能力。 |
|
测量实验室配备有DS3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激光经纬仪、激光铅垂仪、全站仪、测距仪、卫星定位仪等。 开设有水准仪的使用,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距离测量,视距测量等项目,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及学生开放性实验实训等。主要培养工程测量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施工测量应用能力。 |
|
建材实验室配备全自动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实台、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砂浆稠度仪、负压筛析仪、振筛机、3D打印机、静压砖机等。 开设项目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水泥细度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砂浆稠度试验、骨料筛分试验等实验项目。承担土木工程专业建材性能测试教学实验以及3D打印混凝土、固废静压砖、碱激发剂、纳米材料、陶粒混凝土、路面修补黑色混凝土等科研实验,以培养学生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
|
结构实验室配备手动油泵、液压千斤顶、自平衡式钢制反力架、静态电阻应变仪、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应变式荷载传感器、千分表及磁性表座、回弹仪、混凝土搅拌机、模板。 主要实验项目有混凝土梁受弯构件的破坏试验、裂缝发展与检测。同时承担砌体拉拔、3D打印构件、砖柱加固等结构构件承载力试验。以培养学生对结构构件承载力破坏的理解和应用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