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 本科专业 > > 投资学

专业名称:投资学

隶属院系部:财经学院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经济学、数智技术为根基,协同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创新区块链金融专业特色。与河南省建设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成学成才平台。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投资学、金融科技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数字经济思维、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国际投资、企业投资等创新发展能力,能在现代企业、金融机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分析、预测、规划、营销、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

经过4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基础性知识。熟练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金融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的原理与方法,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同时利用统计工具处理和分析经济现象,为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专业性知识。牢固掌握投资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具备以投资学为核心,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融合的知识结构,了解金融投资学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具备各种投资分析的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证券、基金、期权和期货等各类投资工具,对现实投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工具性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大数据等相关知识,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关键信息,有效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熟练掌握多种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熟练应用各种统计软件,具备筛选、评估和整理文献的能力。

4.通识性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掌握科学常识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5.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利用现代科技与信息等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识,学会多渠道获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敏感度和更新速度,具备自我学习知识、自我消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随着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6.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观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准确分析企业投资状况,熟悉各类投资软件,能够处理日常投资事务,能够进行各类投资数据分析和预测,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7.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具备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持续追求理论或实践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具备基本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勇于承担风险,追求创新带来的价值,是创新创业道路上的有力推动者。

8.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自主学习能力,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正确开展社会交往,具备敏锐洞察力,能够迅速捕捉社会动态,及时适应变化,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9.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自然科学常识,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时代精神,善于与时俱进,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

11.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投资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学、投资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发展动态,对投资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具有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投资、国际投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投资分析与决策能力。

1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身体锻炼,能够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心理素质强大,具备稳定、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管理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项目评估管理、Python程序设计、个人理财规划、大数据金融与征信、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投资技术分析、项目评估、公司投资与案例分析等。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商业银行综合模拟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证券从业资格证培训、经济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投资基金和理财规划实训、互联网金融实训、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含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

专业特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投资学专业“双创”课程集群,以投资理财分析和金融风险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在教学重视金融实训和实操模拟,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具备财经素质与能力的投资人才。学校学院两级转型发展规划和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工程指导下,探索实践“双导师制”“全员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认知到专业取证再到创业就业等进行一对一全面指导规划。

就业去向:金融(银行、基金、证券、保险、期货)、行政、事业、企业等部门单位,从事投资分析、预测、规划、营销、管理等工作。可以凭借扎实的投资学基础理论,考取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贸易学、管理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未来在部门单位从事中高层投融资管理、企业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社会治理、业务主管等工作。

技能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其中

学分占比

理论

实践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思想政治类

17

296

236

60

10%

人文社科类

23.5

532

356

176

14%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12.5

230

206

24

7.5%

选修

6

96

96

0

3.6%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26.5

492

480

12

15.9%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

20

372

372

0

25.5%

选修

22.5

400

400

0

跨学科拓展课程

选修

4

64

64


2.4%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

15

/

/

/

29.7%

创新创业实践

4

/

/

/

劳动教育实践

1.5

/

/

/

集中实践

29

/

/

/

合计

166.5

2482

2210

272

选修课比例:19.5%

 

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5人,占比100%。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9人,双师型教师16人。

刘辉,女,毕业于苏州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和金融。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模式研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郑州市社科联课题《“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研究》等项目8项;参与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和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等课题12项;参编教材两部;出版专著一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证研究》等期刊论文11篇;发表《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效、困境及提升途径》等北大核心论文2篇。

赵朝娜,毕业于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主讲政治经济学、微宏观经济学、金融学、投资银行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先后参与省级重点课题3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3项;发表核心论文2篇,其他学术论文12篇;出版专著1部,为第一主编;完成2项实用新型专利。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证券大赛、东方财富杯金融挑战赛、全国财经大数据比赛等各类比赛,先后获得省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11次,三等奖3次。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获得省级学士论文优秀指导教师;3次荣获校级年终考核优秀荣誉,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陶建辉,多年金融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取得研究生学位,为投身金融事业筑牢了坚实根基。

目前担任大学讲师,凭借丰富的学识与教学经验,在财经学院主要负责证券投资学、金融学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助力莘莘学子开启金融知识大门,深受学生喜爱与尊敬。

在投资实践方面,有着超10年的股票投资经历,历经多轮牛熊交替,实战经验极为丰富,能熟练运用各类投资策略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同时,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承担了多项省市社科联课题,并围绕银行风险等金融热点问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为推动金融学术研究与行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

吴胜利,贵州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讲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领域;主持市厅级项目8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

教学上,主讲课程为管理学、客户关系管理、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消费者行为学、商品学等多门课程。2016年、2017年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23年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学督导员”。

罗正祥,中共党员,硕士,中级电子商务师,讲师,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课程《金融科技概论》《互联网金融学》《金融学》等。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10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出版著作1部。荣获“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教学新秀”、“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学生学业就业优秀导师”、“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4项。

申攀、讲师、硕士、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科技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讲授课程: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Python数据分析、西方经济学。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编著作1部。

刘恒屹,中共党员,本硕毕业于河南大学金融学专业,郑州科技学院财经学院讲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讲《金融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主讲课程在“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讲授的课程思政微课“保险➕期货”在“河南省大思政微课”中获得一等奖,带领学生参加多项金融模拟交易大赛并获得奖项。研究方向:宏观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政策等。在《金融科技时代》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与著作1部,参与或主持项目20余项,包括“1+2+3+4”模式下的《金融学》学生参与型教改研究”、《金融学》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线上金融学精品课程项目的录制等,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4项。

牛佳怡,讲师,毕业院于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金融科技。讲授课程:公司金融、保险学、公司理财。教学和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篇,主持并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多项获得荣誉:第十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大赛三等奖、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二等奖。

师玉丽,讲师,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CFP持证人,10年的银行工作经验,本科毕业于河南财政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科技;讲授课程:投资银行学、金融学、保险学;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市厅级项目7项,获得市厅级项目奖励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编教材1部;获得郑州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郑州科技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大赛三等奖。

崔丽杰,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经济师,双师双能型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讲授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互联网金融»、«企业运营与风险防范管理»等。主持并参与课题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

孙星,讲师,本科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中共党员,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主讲课程:《金融工程原理》、《金融心理学》、《金融理财学》、《家庭理财》、《保险学》、《个人理财》等课程;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荣获2023年度先进工作者、青年教学新秀称号,2024年度先进个人称号。

庞立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FinTech,证券期货投资。主讲Python大数据分析,博弈论,家庭理财投资与实训等课程。

陈悦,中共党员,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修专业为投资学、金融学,主要研究方向:科技金融、生态经济、数字金融,主讲课程:《计量经济学》、《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项目投资评估》等等,参加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7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4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数学建模、统计建模、证券投资、期货交易等比赛获奖11项。

张池慧,2022年6月份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学专业为投资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担任投资学专业金融学、风险投资、保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科研成果主要有发表在《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1期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研究》;发表在《区域治理》2021年3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估》;发表在《卷宗》,2024年10期的《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赵云飞,本科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同时辅修金融双学位。硕士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在读期间专注于绿色金融、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参与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互联网+”对陕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2023年8月加入郑州科技学院,主讲《大数据金融与征信》和《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创新性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前沿技术。科研方面,主持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一带一路”建设下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之后的教学继续提升自身,致力于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培养更多优秀创新型人才。

高文奇,女,1997年12月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助教;现任财经学院投资与金融科技教研室专任教师。2023年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先后荣获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志愿者二星称号、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主要从事风险管理、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方向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金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与管理等,主讲课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营销学》。

科研成果:

1.课题“巩义市‘十四五’时期金融支持巩义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020年横向课题);

2.论文《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发展研究》,《商业2.0》,2022年8月;

3.论文《强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2023年5月;

4.课题“民办高校激活办学活力路径研究”(2024年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

5.论文《河南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高文奇,《卷宗》,2024年27期。

焦梦茹,女,硕士研究生,助教,中级经济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主要从事经济与社会统计、金融投资研究方向。投资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征信理论与实务》、《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微观经济学》、《国际投资》等课程。发表论文《基于分位数资产定价模型的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超额收益影响的差异性分析》等4篇,主持参与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河南省社科联等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荣获院微党课比赛一等奖。

贺姝,女,现任职于郑州科技学院财经学院投资学与金融科技教研室。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硕士。前后分别在在《管理工程师》发表论文《普惠金融:“风光”背后的险情》、《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缓解》、《兰州财经大学学报》发表《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定价行为与汇率波动》。参与的课题有:国家级课题《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研究》、省级课题《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生态圈构建研究》、省级课题《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贾雪欢,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

现任教于郑州科技学院,主讲金融科技概论、消费者行为学、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剖析与实操演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赢得学生广泛赞誉。

时淑媛,硕士,现任郑州科技学院专职教师。2018年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教学方面,主讲《金融市场学》《财政学》等本科课程,针对金融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课程科目《金融学》和《公司理财》做过6年的深入研究,目前正参编教材《金融学基础》。科研领域聚焦绿色金融、经济发展方向,以第一作者在《科学与财富》期刊发表论文“浅析人民币汇率重回7.0时代”;在《知识力量》期刊发表论文“绿色金融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研究”;主持民盟郑州市委员会与郑州市社科院联合开展的2025年度决策咨询(参政议政)重点调研课题,项目名称“郑州地区新质生产力培育下创业投资环境现状分析及社会资本精准引导对策研究”。

武培丽,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主要从事经济统计领域研究。

教学方面,主讲课程包括统计学、统计软件操作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近年来,在Sustainability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文清,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主要从事宏观金融计量和应用研究。

在教学中,我深度融合实践与应用。课程里引入经济、金融等多领域真实案例讲解理论,例如:用电商销售数据讲回归分析,化抽象为具体。还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送学生实习,让他们在市场预测、用户分析等实战里,活用知识,提升素养。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为宏观金融计量研究。近年来,在《统计研究》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教学设施

金融企业模拟演练中心是投资学专业的专业实训室,现有专业实训软件2套,实验室提供财务大数据平台、证券模拟交易平台、ERP沙盘的模拟演练系统等实训平台,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金融投资等技能。学生可实时分析上市公司财报,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培养战略思维,提高投资决策能力。